新闻中心/NEWS
十二五开局 种业多项政策蓄势待发 2011/3/21
      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农业令原本归属于传统产业的农林牧渔染上了“高精尖”的色彩。这一领域也正成为高科技层出不穷的舞台。目前,我国正在酝酿多项政策对生物农业进行积极扶持,而不少企业已经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种业的利好窗口即将打开。2011年初,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提出将出台政策措施加快现代种业发展。

  记者昨日获悉,扶持中国种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将于一季度出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正酝酿出台《关于促进种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业部也正在修订《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稿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有望率先出台,届时,种业生产及经营准入门槛将大幅提高。中国种子协会指出,中国种业将从分散走向集中,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全国重点扶持50家企业

  2011年开年,种业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月初,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开会研究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政策围绕着育种、种业兼并重组、提高种业产能等展开。据了解,目前《关于促进种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仍在修订中,该意见将从五个方面全面深入的规范种子行业,将重点扶持全国50家综合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50家重点企业以外的种子企业未来将主要从事种子经销业务。

  另外,据业内人士透露,《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经在20101222日前完成了对外征求意见的工作,或将率先出台。

  该《管理办法》提高了种业的生产准入门槛。其中,“申请杂交稻、杂交玉米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注册资本不少于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不少于1500万元;申请其他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不少于250万元。固定资产中直接用于种子生产的比例不低于70%。”

    新政推动种业市场兼并重组

  植物种业公司高层及分析人士都比较看好中国植物种业前景,这一方面源于未来兼并重组的机会比较多,另一方面源于中国种业需求高增长趋势难改。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表示,在我国8700家种子企业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仅有200多家。如果将注册资本提升至3000万元,8000余家小型种业企业将要么被兼并,要么就得奋力做大做强。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产业化、规模化运营有利于优良育种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解决粮食安全隐患。在解决过度分散问题后,中国种业或将迎来大机遇。第一,因为我国是种子需求大国,其市场容量大约为530亿元,预计未来种子市场容量可达到920亿元左右,但目前国内种业公司的供给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每年约有64%的种子依赖进口。第二,未来种业的利润有望提高。由于种业过于分散、价格竞争激烈,中国种子公司并不具备竞争力,种子成本占耕种成本的比例约为7%,美国占18%。农业部也表示,将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及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启动主产区重点粮食品种供种基地和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种子生产基地,提升种子生产能力。

  投资界人士相当看好全球生物农业的前景。合众资本高级合伙人陈立辉指出,今后十年,农业生物技术及产品的市场将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种子的增长速度将更可观,有望攀升至800亿元,目前国内的市场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居全球第二位。据了解,我国种子商品化率目前仅为30%40%,国际上平均水平为70%,发达国家甚至超过90%

友情链接